文/荀永利
漫步在广东汕头前美古村落的青石板路上,我驻足仰望,一株盘根错节的古榕树映入眼帘。它虬曲的枝干如苍龙盘踞,垂落的气根似珠帘轻摇,斑驳的树皮上镌刻着岁月的沟壑。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叶片,在大地上织就一片斑驳的光影。我举起相机,将这一幕定格在镜头中,仿佛捕捉到了时光的碎片。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退休后我便沉醉于古镇的怀抱。一有空闲,便背起行囊,走出繁华的京城,将自己置身于时光的隧道,去感受古镇昔日的辉煌与荣耀。至今,我已走过近200座古镇。除了那些精美的建筑、独特的美食、浓郁的人文气息外,令我着迷的,便是那一棵棵见证历史沧桑的古树。它们像一位位沉默的守望者,用年轮记录着时光的流逝,用枝叶诉说着人间的故事。
△浙江台州仙居桐江书院门外古槠树,相传为朱熹在此讲学时亲手所植。
在广东汕头前美古村,我听到了流传至今的陈姓十八兄弟围溪栽种榕树的佳话。早在清末民国初年,乡绅陈慈黉在村中倡导兴办工副业,与族亲集资17股,准备开办“利生织布厂”。厂址选在了如今这十八棵榕树的地方。但兴建时却怪事频发,墙体屡建屡塌。无奈之下,陈慈黉请来风水先生,得知此地虽为风水宝地,但需以榕树镇之,方能稳固根基。于是,他毅然放弃建厂计划,改为种植榕树,并与族中其他十七位兄弟商议,决定每人栽种一棵榕树,围溪而种,寓意团结一心,共护家园。十八位兄弟齐心协力,挖坑、培土、浇水,精心照料每一棵榕树。如今,十八棵榕树已根深叶茂,蔚为壮观,成为前美村“同心协力”的象征,也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这些榕树也已成为古村落的地标。
在山西交城的磁窑古村西南处,我结识了一棵树冠足有半个篮球场大的古槐树。走近古槐,看着立在古槐旁的石碑才知道,这是一棵有着2200年树龄的古槐,是目前山西省发现的最大的古槐树,叫狮头槐,有“交城活地标”之称。古槐树干粗壮,直径达2.45米,八个人才能环抱。古槐前正有两女一男叩拜,一问才知,是家里孩子满月,他们拜拜古神树,以保孩子平安快乐成长。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这棵历经两千多年风霜雨雪依然茂盛的古槐,不知它见证了多少人间生老病死,世间沧海桑田。
在广西桂林的榕津古镇,不管是村头还是村尾,最吸引人的当属千年古榕树了。村头几棵巨大的古榕树,枝繁叶茂。其中最大的一棵月老古榕,据说根围8.5米,高近20米,树冠覆盖面积约1900平方米。这里千年古榕成群相拥,枝干相连,古朴苍劲,根深叶茂,根须与树干自然生长构成了几道天然拱门,其高度能够让一辆中巴车通过。村尾也有两棵遮天蔽日的千年古榕树,其中一棵古榕与一幢三层楼紧紧相拥。仰望着这被誉为“华夏第一榕”的棵棵古树,我内心充满了敬畏。
在河北邯郸,我见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槐”的古树。这棵槐树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树干周长近17米,需要十余人才能合抱。其树冠如伞,遮天蔽日,树荫覆盖面积达一亩有余。站在树下,我久久瞩目,内心充满震撼。这棵古槐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的智者。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这棵古槐的传说。有人说它是秦始皇东巡时所植,也有人说它是汉代名将韩信亲手栽种。无论传说如何,这棵古槐早已成为当地人心中的精神图腾。
在江西婺源的小李坑村,我遇见了村口小河旁的那棵巨大的古树。这棵树高大挺拔,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过往行人遮风挡雨。游人从树下经过,孩子们在河边嬉戏玩耍,河中小船穿梭摇曳,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一位老人告诉我,这棵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村里的“守护神”。我悄悄按下快门,记录下这静谧而美好的一刻,也将古树的风姿永远定格。
在云南冰岛,我见到了传说中的“冰岛皇太后”“冰岛皇后”和“冰岛公主”。这3棵古茶树,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在冰岛村的山巅巍然屹立。“冰岛皇太后”则显得更加苍劲古朴,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冰岛皇后”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宛如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冰岛公主”则亭亭玉立,枝叶舒展,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当地人告诉我,这3棵古茶树每年产的茶叶极为珍贵,是普洱茶中的极品。站在这些古茶树旁,我仿佛闻到了千年茶香,感受到了时光的韵味。为了保护好这些古茶树,我的朋友和他的伙伴们,每年都要走进大山,走进原始森林,对古茶树进行巡查看护。我也曾有幸,在一次大雨中与他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巡查保护的艰辛与责任。
这一棵棵古树,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见证了王朝更迭、世事变迁,记录了人类保护古树所付出的努力,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些古树提醒着我们放慢脚步,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生命的厚重。
每当我整理这些照片时都不禁感慨:古镇中的古树,就像一位位睿智的老者,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光阴的故事。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依然能够找到一片心灵的栖息地。或许,这就是古树的魅力所在——它守护的土地,更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我将继续用镜头记录这些古树的风采,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邃与厚重。因为我知道,这些古树不仅是过去的见证者,更是留给未来的守望者。
(作者系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绿色中国》B(下半月)2025年04月号
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