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男篮2025年亚洲杯12人名单公布,徐杰的落选引发了球迷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这位在CBA赛场上表现出色的后卫,无缘此次亚洲杯征程,背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身高劣势与防守短板,让徐杰在国际比赛中面临困境。徐杰身高偏矮 ,在国际篮球的高强度对抗里,这样的身高成为他防守端的明显短板。在亚洲杯这类高水平赛事中,后卫的防守能力至关重要。教练组从战术层面考虑,担心他的身高在面对澳大利亚、日本等强队时,会成为球队防守体系中的漏洞。
其次,徐杰在热身赛中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尽管他在CBA联赛中场均能送出7.5次助攻,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但在热身赛中却未能达到教练组的预期。对阵委内瑞拉时,他仅获得8分钟出场时间,仅贡献1分和2次助攻,效率偏低;在波黑热身赛中,虽然有一场4分钟得5分的高光时刻,但整体失误较多,在关键回合也没能稳定串联球队进攻。相比高诗岩、程帅澎等竞争对手,他在攻防两端的稳定性都明显不足。
另外,主教练郭士强“用熟不用生”的策略,也影响了徐杰的入选。郭士强倾向于选择经验丰富、能更好执行战术的球员。高诗岩曾是郭士强执教过的球员,更契合他防守优先的战术体系。在波黑热身赛中,高诗岩三分球命中率提升至3/5,还多次通过强硬防守改变比赛局势,综合表现超过了徐杰。此外,廖三宁、赵睿等后卫在组织串联和防守端的均衡性,也更符合当前阵容的战术需求。
最后,从国际赛场定位来看,徐杰的技术特点在国内联赛优势明显,他的快速突破和精准传球常常能撕开对手防线。然而在国际赛场,他需要更多挡拆和空间型内线的支持。但中国男篮目前内线轮转受限,周琦伤缺,余嘉豪经验不足,这使得徐杰难以发挥组织核心作用。教练组为了应对西亚球队的紧逼战术,更倾向选择防守兼容性强的球员,比如雷蒙的“3D属性”和高诗岩的防守侵略性。
总之,徐杰的落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引发了球迷争议,但这是教练组基于当前阵容和赛事目标做出的理性选择。未来,徐杰若想重返国家队,还需不断提升国际比赛经验,优化防守能力,期待他未来能在国家队中再次证明自己。
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