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房票安置政策前,惠州征拆房屋安置主要有货币安置、政府建安置房两种方式。在实操中,多数被征收人倾向于选择安置房。不过,随着房票政策的推出,未来更多的人或许会选择房票。
截至8月下旬,惠州全市共发放房票1184张,房票金额合计22.74亿元。其中,惠城区562张、仲恺区418张、大亚湾区184张、龙门县10张、惠阳区6张、博罗县2张、惠东县2张。目前,已完成房票使用607张,房票使用金额达7.45亿元,购买房屋面积为8.39万平方米。
仲恺高新区:房票政策让安置房迅速落地
2025年4月25日,在星河冠誉府售楼中心的签约台前,仲恺的李先生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印有“惠州仲恺高新区房票”字样的凭证。这张承载着安居梦想的房票,不仅让李先生成为中韩产业园潼湖生态智慧区寒塘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首位受益者,也意味着仲恺高新区正式开启“房票时代”。
仲恺高新区相关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全区房票累计开票698张,均为城中村改造项目,票面总额约10.27亿元,已使用544张房票。
和其他区域相比,仲恺的房票政策效果更为显著,成为破解城中村改造堵点的关键创新举措。该政策让村民告别对安置房的漫长等待,权利人签约后凭房票即可选购现房。
从被动等待安置到自主选房安居
征地拆迁安置,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牵着群众“安居梦”。然而,传统安置模式长期面临的“梗阻”,曾让仲恺高新区的城中村改造一度承压。
以莞惠城际沿线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例,427户村民通过房票一次性完成选房安置,过渡期矛盾大幅减少。
该城中村改造项目作为仲恺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的主阵地,累计统筹范围土地面积约360公顷,涉及6个城中村,户数达3093户,总投资额约86.19亿元。其中,陈江片区行政村4个,权利主体约2869户,房屋约5155栋(处),清拆总建筑面积约186.86万平方米。
“过去主要靠安置房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仲恺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安置房建设要经过征地、规划、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存在审批和建设周期长、房源设计精准适配需求方面不足、灵活性不够等问题,为此,这也使得许多拆迁户对改造工作心存抵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建设和项目进展。
为打破安置困局,仲恺高新区探索城中村安置补偿新路径,并率先落地房票安置机制。“房票政策允许权利人自主选择市场房源,缩短过渡期,能够实现快速安置,早日住进新居,同时通过‘房票+补贴’组合,解决群众购房后的装修、物业费等资金缺口。”仲恺区城市更新相关负责人说,房票通过限定用途,还能确保资金用于改善居住条件,守住家庭资产安全底线。
在陈江村,村民仍在等待尚未完全落地的安置房。而房票政策的出现,让这一持续已久的安置困局转变为城市更新的制度创新契机。陈江城市更新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部分安置房建设推进缓慢,虽然政府能够持续向村民支付过渡期安置费,但村民仍然翘首以盼能早日入住自己的房子。房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破解城中村改造堵点的关键创新举措。
对比货币补偿和安置房回迁等传统安置方式,房票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这类城镇征拆项目中,周边商品房源供应充足,且当前正处于房价低位周期,为拆迁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在获得高额房票奖励的同时,能够高效置业高性价比房源改善居住环境。
首创房票安置政策性奖励+上楼、物业补贴
莞惠城际沿线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陈江片区)的房票安置工作于6月25日正式启动。截至9月5日,累计已签约房票协议达490户,开具房票417张,房票金额8.3亿元。
此前,莞惠城际沿线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陈江片区)的安置房建设周期漫长。陈江街道相关领导介绍,此次房票安置政策直接解决了安置房交付周期较长的问题,如陈江村意愿拿房票人数440多户、1500多人,其中390户村民已签订了房票安置协议,改变原有的回迁房安置方案,选择房票的比例近90%。
陈江城市更新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认为,陈江村房票安置执行效果良好,主要原因在于房票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一方面,它解决了安置房历史问题;另一方面,在房票政策宣传过程中发现,很多村民希望房子不在一个区域,也想转变生活方式。以前有多套房子的村民,现在拿房票购买商铺;以前没有房子的村民,就拿房票购买住房。而且,当房票使用到80%的金额时,村民还能获得各种奖励补偿。
房票受欢迎,与其重奖励、多利好的特点有很大关系。
仲恺在推行房票制度改革中精心设计了几项利民政策,在惠州率先提出奖励措施及保障政策,可概括为:“两补贴、一奖励,子女教育要保障,信息公开要同步”。
“两补贴”分别为上楼安置补贴和物业费补贴。仲恺片区在惠州制定的房票制度基础上增加了“福利”:房票使用人使用房票购买住宅房屋后,按照网签合同给予房票价值购房面积内每平方米300元的上楼安置补贴,和每平方米200元的物业费补贴。
“一奖励”即额外3%的政策性奖励。房票使用人使用房票购买房屋并办理不动产权证后,按实际购房款(权益金额额度内)的3%以货币方式给予额外的政策性奖励。以120万元购房款为例,每套房将增加3.6万元的政策性奖励。
陈江村一名村民表示,除了全市统一的使用房票金额到80%即可奖励每平方米900元之外,仲恺额外增加的奖励和补贴举措大大提高了房票使用人的可使用现金额度。这使得房票使用人用房票购买住宅后,有更多现金来装修、改善房屋质量,也让房票使用人对长远的“上楼”生活更有信心。
仲恺城更中心相关负责人还针对群众担忧的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群众担忧购房并办理户籍迁入后,原户籍所在地的村集体分红将不再有资格享受;若购房不办理户籍迁入,则子女需回原籍所在地入读,或就近入读私立学校,大大增加了生活、交通成本。对此,对于被征收人用房票购买住宅房屋,户籍未迁入房票购房所在地的,教育部门可结合当年招生政策和学位供需情况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入学。也就是说,被征收人子女既可以在购房所在地就近入学,也可以回原籍所在地入学,这大大增加了群众的生活便利,同时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和合法利益。
大亚湾:用房票一次性解决留用地征收补偿问题
历史遗留征地难题,曾是大亚湾霞涌街道坜下社区坜下塘村小组发展的“绊脚石”。而如今,房票政策如同一把“金钥匙”,成功打开了问题解决之门。
时间回溯至4月27日上午,在大亚湾霞涌街道坜下社区坜下塘村小组,惠州首批房票购房签约仪式于大亚湾聚泰华庭小区盛大举行。此次坜下塘村小组获得116套房票,村民可凭房票在聚泰华庭小区自由选购新房。这一举措,标志着通过“房票安置”这一创新方式,成功解决了该村小组遗留多年的历史征地问题。
事实上,早在2007年,坜下社区便整体搬迁至现区域安置。到了2021年,坜下塘村小组国防公路以北的区域再次被大亚湾石化区征收,村民当时选择了货币+安置房的补偿方式。然而,自2021年起,大亚湾区虽一直在积极协调,但却面临着有指标、无土地的尴尬局面,村小组10024平方米的安置房问题始终悬而未决,这一难题已遗留长达近5年之久。
面对这一困境,房票安置政策应运而生。据坜下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周燕贵介绍,该政策有效解决了坜下塘村小组2021年遗留的征地问题。不过,在房票安置政策推行初期,村民接受程度并不高。部分村民表示从未听说过房票这一形式,村委也担忧房票政策的落地与兑付问题。但在上级部门大力宣讲政策以及村委干部逐户宣传之后,村民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一政策,同意将相关补偿权益置换为房票。最终,村小组统一在万达商圈的聚泰华庭小区兑付了116套房屋的房票,整体人均面积达70平方米。
村民代表雷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通过房票选了5套房子,总面积达490平方米。他感慨道:“之前去街道办问过好几次,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这次用房票安置,仅仅一个多月就解决了近5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兑付前,村民们还担心兑付的时间和时限,也忧虑房票的兑付程度以及契税减免等问题,好在最后都达成了统一。”
周燕贵还指出,房票安置让坜下塘村小组村民们集体选择同一小区,形成了新的邻里共同体,避免了安置房分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这种方式不仅高效、和谐地解决了历史问题,还实现了社区的升级。
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